English

各类学校 鱼龙混杂

——小留学生在瑞士
2000-05-19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李肇东 我有话说

近几年来,大约已有数百名中国学生自费到瑞士收费不菲的各种饭店管理学校或旅游学校学习,而且来势不减。他们当中,有人是仰慕瑞士酒店、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水平而有目的地出来深造;有人是为了以此地为跳板转往他国,有人是想出来镀金。

那么,瑞士的饭店管理和旅游学校究竟怎么样呢?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瑞士35所这类学校中,只有世界闻名的百年老校“洛桑旅馆学校”和“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图恩酒店管理学校”等几所学校教学经验丰富,拥有良好教学设备和师资,其文凭也为瑞士国家和瑞士旅馆协会承认。记者曾采访过日内瓦莱蒙湖畔的“莱蒙中学”,它是为适应日内瓦国际机构的需要而建立的,现有来自70个国家的1200多名学生。目前该校有来自中国各地的20多名16—19岁的学生。这里的老师都认为,中国学生很有礼貌,守纪律,用功,学习成绩好。一个月前,学校选派了8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全欧数学竞赛,其中有5名中国学生被选中,获得了团体赛第二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而在近几年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不知名的饭店和旅游管理学校中,有一部分并不具备“学校”的基本条件,很不规范,称它们“学校”实在是言过其实。这些所谓“学校”没有像样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和教材,实际上,只不过是个体老板利用自己的饭店开办的收费训练班而已。在旅游淡季,他们给学生上课;旺季时,就让学生在自己的饭店里“实习”,做餐厅招待或客房服务等工作。说白了,就是给老板“打工”。这类不被瑞士官方承认、教学质量低下的“学校”的毕业证书毫无价值,但学生也要在这里学上两、三年。这些私人学校收费不低,每学年的学费达2万左右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相当于5.3元人民币),而实际上每学年只一半时间上课,另一半时间是所谓“实习”。“实习”期间学生虽每月可收入一、二千瑞士法郎,但这笔钱远不够缴纳第二年的学费,家长还要为孩子补贴很多。算起来,家长没有几十万人民币是无法支持孩子完成这种学业的。

来这里学习的中国学生本身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目标明确学习刻苦,但也有不少学生素质不高,不好好学习。我们曾遇到一个18岁的女孩子,才来瑞士4个月就在餐馆“实习”,从她那笨拙的服务可以看出,她还没有上过像样的理论课。她原本已是浙江某大学环保专业一年级大学生,却盲目地退了学,自费来瑞士学习酒店管理。我们有一位朋友说:他受人之托照顾一位在瑞士学习饭店管理的中国孩子,因此与这些中国孩子有些接触。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来到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常常受骗上当,受了委屈无法申诉,有苦难言。除了富家子弟外,很多学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也很大。有的尽量节衣缩食,不想给家里再增加负担;有的学不下去了也不敢回国,怕丢人现眼,不得不在国外以打黑工度日;有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工累得精疲力尽或遭老板辱骂后经常自己在宿舍痛哭不止;个别无计可施的女孩子不得不依附一个不喜爱的男人。可是,他们在给家里打电话或写信时,从不向国内的亲属吐露自己的苦楚,总是报喜不报忧,不愿给已经为他们付出巨额学费的家长再增加精神上的忧虑。他还说,国内的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以为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们哪里能了解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和难言之隐。有些家长不放心,直接或拐弯抹角地委托在瑞士的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朋友帮忙照顾在瑞士学习的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朋友也是爱莫能助。这位朋友感慨地说,中国有不少家长太盲目了,送孩子到这种不规范不正规的学校是学不出什么名堂的,等于是自己花高价给人家打工。国内大学的教学质量很好,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路呢!

结束语

小留学生系列报道共8篇,至此已全部刊出。非常感谢广大读者给予的热情支持,今后本报将继续关注与留学有关的话题,我们期待读者的参与。

——编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